自我檢測/SOS!我不要變成憂鬱媽咪!
【親子天下╱邱寶慧(藝術治療師)】 2013.06.27 12:12 pm
「媽媽」,真是一個寂寞辛苦,又必須二十四小時待命的工作。一個簡單的圖畫心理測驗遊戲,幫助你重新思考情緒低潮的原因,檢視自己的親職壓力來源。請憑直覺,十秒內從左方圖畫中選一個特別有感覺的圖:
圖/親子天下提供
選A:失落沮喪型
選擇了粗樹幹上有小樹枝、沒有樹葉與地平線、樹幹內有小動物的媽咪,還無法從教養子女或經營婚姻中獲得滿足。現階段情緒傾向傷心沮喪,缺乏足夠的動力與支持。先天氣質易受壓力影響,可能因覺得自己得到的關愛不夠,導致對養育子女、甚至對原生家庭爸媽,都有著矛盾的情感。
選B:缺乏方向型
選擇了圓圈狀樹冠與有傷疤痕跡樹幹的媽咪,可能同時進行著許多對子女、或對婚姻關係的規劃,但參考過多意見反而導致缺乏方向,於是花很多力氣解決過去或現在的問題。也有可能是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有過創傷,能量在傷疤處不斷迴旋,讓自己不斷在原地打轉。
選C:完美性格型
選擇了細緻描繪的針葉型枝葉、以及有著不完整樹皮的媽咪,有時過分關注細節,追求完美之餘可能有些強迫傾向,使得與孩子或另一半溝通時顯得較為尖銳。常被誤會不易與人相處,其實是因為自己感覺焦慮、較缺乏彈性與耐性。
選D:倚賴心重型
選擇有纖細樹幹、寬闊大葉並樹葉掉落的媽咪,內心渴望著關愛與支持。可能在原生家庭受到呵護如同小公主般,對父母仍有強烈依戀;或是希望在乎的人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,個性較缺乏獨立感。這些特質,讓朋友覺得你很容易相處,但當需要轉換為「主要照顧者」的角色時,反而會不知所措。
選E:重新定位型
選擇樹冠巨大、樹葉濃密、樹幹上下皆粗中間較窄,以及有小鳥棲息在樹上的媽咪,有強烈的成就動機,能自我肯定與讚美,積極的尋找向上發展的機會,若在同一位置停滯不前過久,容易感到不安,也因為知道衡量現實與理想的落差而講求實際。相對其他類型,選E的媽咪自我要求較高,因為重視自我肯定,所以有時無意中言語較具攻擊性。
這是一位職場媽媽的來信:
我先生派駐大陸工作,長期不在家,而我是位沒耐心的母親,情緒起伏很大,很容易將公司問題帶回家。從產後我就經常處在情緒低潮,家庭相處問題、現實經濟壓力,與面對獨立教養子女的莫可奈何,常壓得我喘不過氣。我很想當個「好媽媽」、「好太太」,每次對孩子發完脾氣都很想哭,覺得自己真是個差勁的母親。我以為擁有屬於自己的家庭、當了媽媽後應該很快樂,究竟我要如何讓自己快樂起來?
藝術治療師邱寶慧的貼心小語:留點空間給自己喘口氣吧!
「雙城夫妻」的家庭型態,對於需獨自面對教養問題的媽咪來說,的確是沉重負荷。我通常會鼓勵媽媽從孩子、夫妻、家族與自己四個層面來思考。
孩子
新時代媽咪通常自我覺察力很強,甚至可意識到親子緊張關係的根源,往往是來自於自身的負面情緒。建議媽媽,一定要保留私人時間與空間給自己,才有助提升親子相處品質。
夫妻
建議先針對目前「遠距離」現況,除討論如何共同投入家庭,雙方更需撥出「談戀愛」時間。若分隔兩地已逐漸影響信任與安全感,或許該是兩人坐下來好好討論的時候了。
家族
若因個性不合而與夫家成員漸生嫌隙,不論是大鳴大放或默默隱忍,只會使精神更緊繃。建議與丈夫討論如何改善,或考量移居他處,甚至尋求娘家或親人支持,不要憋在心中。
自己
重新認識自己、重塑自己的信心是此階段的功課。找到有歸屬感的同儕團體,可讓媽媽感到不孤單;也別忘了保留一點時間給自己的興趣,無論是做瑜伽、聽音樂、閱讀書籍等,都能累積生活的小確幸而成大幸福。
若調整了生活節奏依然無濟於事,不妨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協助,透過諮商與多元的心理治療轉換思考模式。或許在哪個小環節轉個彎,就能讓內在力量得到釋放,嶄露身心自由後的芬芳。
(文、測驗設計│邱寶慧《愛的教養讀心術》(資訊來自網路)